2020 YOKOHAMA TRIENNALE (橫濱三年展) AFTERGROW
展覽期間: 2020/7/17~2020/10/11
地點: 橫濱美術館 / 交通: 港未來線(東急東橫線直通)港區未來站徒步3分鐘
橫濱三年展,顧名思義就是3年一次在橫濱舉辦的現代藝術國際展,今年在疫情影響下貌似延後幾天開幕,但總之還是照預定計畫開幕的樣子。
為了防疫所以現在都要事先線上預約購票,每個時段都有限制人數,我覺得這樣蠻好的,展場既不會太擠也可以保持距離。
橫濱美術館大概是為了這次的三年展所以外牆通通圍起來當裝飾?! 美術館正前方就有一個商場和幾間餐廳,天氣沒那麼熱的話應該是可以坐在樹蔭下。
AFTERGLOW,落日餘暉、美好回憶。這個展覽的挨拶提到了這次展覽的展出作品是基於2019年策展人所訂下的「自學」、「發光」、「友情」、「慈愛」和「毒」等五個概念為出發點所選出的。跟世界上無法否認其存在的毒共存的概念在2020年看來就像是個預言,這個展覽的內容非常多,且有一部分在距離橫濱美術館步行8分鐘的PLOT48,有些作品蠻有趣的,但說實話有些真的看不懂
在門口會先量體溫,量體溫的機器頗先進,站在螢幕前就會顯示體溫幾度,沒問題就可以進去了,在一樓還不必刷票。
一進去就會看到占滿整個大廳的作品《旋轉森林》
從天花板垂吊著美國常見的garden wind spinners裝飾,這個旋轉的話就會依閃一閃發亮,但仔細看的話裡面有些槍和子彈的圖案,作者想表達美國社會的複雜性。
會跑來看這個展其實是在IG上看到旋轉森林的廣告才上網訂票的,想不到作品就擺在美術館大廳XD
這個作品實在非常好拍,但刷票是在2樓,在預約的入場時間30分鐘內都可以刷票入場,如果顧著拍照可能得注意一下時間別超過入場時間XD||
因為一樓不必刷票,如果只是想看旋轉森林好像也不必特地買票@@
刷了票後就拿了這次展覽的介紹然後上樓
AFTERGLOW的背板,這個配色好好看~
上樓後的前兩個展間有新井卓、竹村京和其他國外藝術家的作品,照片拍起來太暗就不放了。
這次展覽有很多的影像作品,如果每個影片都認真看的話真的需要不少時間。
這個是一個日本藝術家寫她爸在她小時候到內戰期間的斯里蘭卡去開墾時留下的文獻,影片後段接著拉到在日本的故鄉,透過這些片段的情報逐漸解開創作者父親個人的故事和世界上無法解決問題間的關聯性。
中國當代藝術家陳哲的作品《悖論之窗》,這裡弄了一面牆和窗子,是個從內外結構概念出發的作品,從外側和內側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樣的。雖然現在不給外國護照入境,但網路上已經有了關於這個作品的訪問(網址)。
從內側看到的景
這個也是影像作品,這些是各種顏色的地面是北美各地的核廢料儲存設施,跟古文明所留下的遺跡不同,這些是埋葬有害物質的地方。
這個房間裡很多作品都是用廢棄電子產品創作的,這個是用兩百多個不同的零件拼成的環,作品說明講了宇宙電波、地球影響之類難懂的東西.....這個15分鐘(!?)會點燈一次。
接下來三個都是用廢棄電子用品創作的作品
這個作品名是助跑,在高低起伏的緩衝材上鋪上常見的地毯。作者用常見的材料創作暗喻把束縛我們的舊社會體制解體然後重建一個新的,這個像障礙物競賽一樣的作品也有督促觀看者朝新事物踏出新步伐的助跑涵義。
這個作品可以脫鞋子上去走走,感覺治癒XD
這也是影像作品,片名叫遲到的菩薩,也是在探討核廢料半衰期的長久等待,講的是片中人物再被放射線污染的世界裡踏上尋找彼此的苦難之旅的故事。這個片子非常的長,整個看完頗累,而且顏色還是負片
這個展真的作品很豐富,除了展覽室內有作品,連走廊旁的牆面上也有作品,沒注意的話很容易錯過XD
這裡就把一堆公仔的頭通通用白色塗料(?)包起來
這個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作者是基於人們對肩頸按摩用品這類好摸的東西有興趣而做了這個作品,然後這個形狀看起來也像腸子....所以又聯想到肚子裡有一千兆個好菌和壞菌共存的世界@@
這個作品叫目標定量的無限性,這個房間壓力山大,一開始走進去還想說是怎樣,但一開始聽空間裡迴盪的講話聲真的沒幾分鐘就受不了想離開orz
因為只能拍照不能錄影,所以我特地記了一些講話的內容。
「你就沒辦法跟別人一樣嗎?」
「看吧,媽媽說的沒錯吧」
「爸爸從來不會這樣」
「因為大家都這麼做啊」
「你以後到底想做什麼」
「等你以後生小孩就懂了」
「你就沒辦法把事情做好嗎」
「大聲點再說一次」
「請你忍耐點」
「你什麼也做不好」
「不好好念書的話無法成為好大人」
「希望你能實現爸爸的夢想」
「滾出去,現在馬上給我滾出去」
.............整個房間就是一直反覆迴盪著這類父母訓斥小孩的聲音。
作品的說明寫著,「不平衡木、缺一個扶手的鞍馬、傾斜的平衡木等扭曲和只有部分的器材依然還是鍛鍊身體的器材嗎? 身體、人格、器材和完美之間磨練出的連結崩毀,另一個架空世界的可能性更加接近。我們朝著失去方向感的場景踏出了些未經排演的腳步。為了調整身體的動作和導向更好的型態而存在的各種言語,就在我們打算出發的時候,來自這些天羅地網般的訓示和忠告的壓力卻讓人的意志消沉」。
真是個壓力好大的房間,突然有點想要,老闆和同事太機車就把他們關在裡面一整天
這個是放大版的大豕草,19世紀作為觀賞性植物引進歐洲,然後就迅速在世界上擴散。大豕草的樹液有強烈毒性,會讓碰到的人引起日光性皮膚炎。用這個來呼應展覽的主題,「可以和美麗的毒物共生嗎」的概念
54個智慧和慈悲
這是藏傳佛教的佛像,整幅畫分割成54片正方形的圖。說明寫得很虛無縹緲,我們總會覺得沒有縫隙的完整姿態才是唯一的答案,但表示慈悲和智慧的畫像卻變成充滿縫隙拼貼而成的狀態,在某方面動搖了我們的思考方式。
這個房間有很多作品都是由小物件結合成一個完整的作品,有些小圖畫都蠻可愛的。
下面這個是黑白畫作,每個不同的畫都表現了不同的情感,用線條的交叉和結合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特質都是共同存在的。
Companionship and contrast
這是一系列的畫作,從2015年到現在都還繼續在畫的樣子
最後這個牆上貼了一堆小雕像的作品頗可愛,這是最貼近時事(武漢肺炎)的作品,沒仔細看牆上的文字就還不知道他有多貼近時事。
本來以為只是一堆裝飾拼湊而成,後來發現蠻有意思的才開始仔細看
COVIDGOD,是否該拜一下XDD
親愛的日記,我正面嗎XDDD 自肅了幾個月大家都超悶吧
Are you a COVIDIOT? COVIDIOT真的超靠北的XDD
毫不在乎的人
跟病毒懇談....這有效嗎XD
friend of the fatties (倒
沒有未來(悲)
carefree covidiot上天堂......
so much outside, nothing inside
最後就陷在這裡看這些小東西看不停XD"
看完橫濱美術館會場後其實已經覺得可以回家了,但既然都來了還是多走幾步路去PLOT 48看一下
門口的樹,樹上掛著單車鈴,按了還有聲音咧
這裡有個自動演奏的鋼琴,要到表演時間才會演奏,每場只限15人,我到的時候下一場得等到五點,直接放棄XD
二樓這個看影片的地方椅子看起來超舒服,有時間的話完全可以順便休息XDD
二樓的作品真的看不懂,跟橫濱美術館會場的風格差很多,覺得頗莫名......
只有這個還行吧,這是某個村民持續畫著自已在活火山下的生活。這個畫的用色鮮明,看著都覺得充滿活力
怪異的二樓作品來了
= =a
後來就撤退了,在出口的作品是把書櫃、盆栽和魚缸擺在木架裡,魚的排泄物成為植物的養分,植物則是淨化魚缸裡的水為魚類提供一個易於棲息的環境,旁邊的工作人員說這個架子其實是可以讓人進去坐著讀書的,只是因為武漢肺炎所以無法在書架裡擺書,說現在還在想該怎麼辦。這種時候策展真是不容易呀~
我覺得這個展覽信息量太大了,要認真看的話一個下午真的不夠,可能得分好幾天看才行吧@@